热门文档
- 2023-07-28 老年人心理护理的途径与策略
- 2023-07-28 老年人常见疾病护理
1、本文档共计 30
页,下载后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。
2、本站所有文档资料仅供个人学习参考使用,禁止商用和二次传播, 一经发现禁用违规账号所有权限,费用不予退还,情形恶劣者, 我站将追究侵权责任。
2、本站所有文档资料仅供个人学习参考使用,禁止商用和二次传播, 一经发现禁用违规账号所有权限,费用不予退还,情形恶劣者, 我站将追究侵权责任。
福能集团总医院
心理治疗中心
一、老年人为什么进养老院
?
选择机构养老
,
原因
多种多样。随着经济的发
展以及传统家庭结构的转
变
,
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
,
很多老年人必须诉诸于社
会养老。
一、老年人为什么要进养老院
?
1
、选择因身体原因而入
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数最
多
,
占
81.4%
。
?
?
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
,
身
体机能不断下降
,
很多原本
能够轻松处理的事情逐渐
变的难以应付
,
之所以住进
养老机构中
,
是因为能够比
在社区更方便
,
且获得更好
的老年照顾资源
?
2
、其次是选择习惯独立、
不愿意麻烦儿女的老年人
数
,
占
71.4%
。
?
很多老年人表示
,
现代
社会工作压力大
,
儿女需要
王作
,
没有很多时间来照顾
自己
,
且儿女有他们自己的
家庭。老人住进养老机构
能够减轻儿女的照顾负担
,
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去工
作和照顾家庭
,
没有后顾之
忧。
?
3
、选择无人照料的老年
人数
,
有
34.3%
。
?
有数据显示
,
近二十年来
,
中国老年人未婚和离婚比
例有所上升。且随着年龄
的增长
,
丧偶老年人的数量
增加。与男性老年人相比
,
女性老年人丧偶的几率更
大。
?
另一方面
,
随着经济的发展
和观念的转变
,
子女外出工
作机会和数量增加
,
因此很
多老人在面对失去配偶和
无家人照料的双重压力下
,
选择机构养老。
?
因此
,
身体功能下降、不愿
意麻烦儿女和无人照顾是
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的三
大主要因素。而在现实中,
以上三个原因是互相影响、
交织在一起的。
二、老年人心理护理的重要性
?
近几年来
,
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
,
人
们的生活水平愈渐提高
,
因而老年人对于健康的要求也随
之增高。
?
老年健康不仅包括身体上的健康
,
也包括心理上的健康。
?
老年人常常会因为各种身体原因或生活问题而产生一定程
度的心理压力
,
而过重的心理压力则会对老年人健康产生
极其不利的影响。
?
因此
,
对于老年疗养院的护理人员来说
,
必须要找到正确而
有效的途径和策略,对老年人进行心理护理
,
从而减少其
心理压力、促进其身心健康。
三、老年人存在的心理问题
?
1
、感到孤独
:
?
由于大部分养老院老年人的子女多工作繁忙
,
常
年在外奔波忙碌
.
因此也就鲜有时间陪伴在老年人身
侧,使得老年人常年独自生活
.
久而久之难免感到非
常孤独。
?
尤其是对于干部疗养院的一些老年干部来说
,
他
们年轻时的社交图子通常都很大、作为也很多
,
一旦
突然安静下来独处
,
这种落差感会更大。
?
再就是一些由于身体原因而不方便与他人交往
的老年人
,
他们的社交圈子更小
,
基本常常年都见不到
外人,根本没有机会和别人交流沟通
,
因此也就更加
容易感到孤独
?
2
、敏感多疑
:
?
随着着老年人的衰老
,
他们的身体渐渐会出现许多间题
,
严重者甚至生活不能自理
.
?
而这些身体上的问題会使得老年人的心理也变得非常做
感
,
有时还会多疑多思害怕别人对自己嫌弃或者厌恶
,
一点
小事便会无限放大去思考
.
以及常常会感到非常缺乏安全
感,对周围不太熟悉的人不太信任,不愿与人交往。
?
3
、精神抑郁
:
?
由于很多老年人的身体的
身健康都存在着一定的问
题
.
不是腿脚、眼睛以及口
齿不便,就是患有一些疾
病
,
因而他们也就比较容易
产生精神抑郁
,
不愿关心周
围的人、事、物
,
也不愿出
去走动
,
只爱独处一隅、独
自发呆,长此以往其抑郁
情况将会越来越严重
,
甚至
是对生活失去向往和兴趣。
?
4
、情绪愤怒
:
?
老年人经常会感到敏感多疑
,
很难对不太熟悉的人产生信任感
,
比如说疗养院
的护理人不员
,
只要这些人做出了什么令其感到
不满的事情
,
他们就非常容易生气发怒,产生很
多愤怒情绪
,
从而导致心里不顺
,
影响身心健康。
四、老年人护理服务需求
四、老年人护理服务需求
?
分为五个维度
:
?
生理、健康需求维度
(
包括饮食、用药、睡眠、排便
等指导
,
建立健康档案
,
双向转诊
,
健康教育等
);
?
安全需求维度
(
包括改善居住环境
,
增增加安全防护措
施等
);
?
爱与归属需求维度
(
包括陪同就医、心理疏导、组织
老年人交流等
);
?
尊重的需要
(
包括尊重隐私、自我决策
,
言语行动上的
尊重等
)
?
自我实现的需求
(
包括让老年人继续学习、发挥特长)
问题
1--
焦虑恐惧
1
解除病人焦虑恐惧的心理
老年人多患有慢性疾病
,
疾病长期缠身迁延难愈
,
加之对自身疾病及治疗缺乏正确的认识
;
有的由于长期
看病经济条件不佳
;
有的病人对住院环境不熟悉和不习
惯。
基于以上多种原因
,
住院后
普遍存在焦虑、恐惧心理
,
主要
表现为愁眉不展、心事重重、
睡眠差等。
解决方法
1.1
陪护人员的工作首先应以拉家常的形式展开
,
通过交谈询问病人、家属或单位同事
,
并查病历
.
对
病人的心理、生理和社会状况有较全面的了解
.
这样
才能了解病人的真实想法。
老年病人一般都有不同程
度的健忘、耳聋和眼花。
谈时护理人员要耐心细
致、不怕麻烦、
举
止端
庄
和蔼
,
切忌粗暴无礼嘲
笑病人
?
1.2
给病人介绍与疾病相关的知识
,
使患者对疾病
有一个正确的认识
,
不盲目地恐惧。
应针对不同性别、职业、文化背景的病人选用不同的
语言
,
如对文化层次低、不不懂医学的病人
,
谈话尽可能使用
通俗易懂的词语
,
准确表达意图
,
便于病人理解
;
对文化层次较
高的病人
,
可讲些医学知识及疾病过程
,
帮助病人掌握有关知
识
,
涉及到病人的诊断、治疗病情和预后的问题时
,
用科学、
严谨、有理有据的语言
,
避免随意乱说或不懂装。
1.3
让老人尽快熟悉住院环境,熟悉主管护理人员。
环境要尽量做到安静、整洁、安全
,
有家一样的感觉,
关心病人的疾苦
,
建立
相互信任。这样可以
帮助老人克服焦虑、
恐惧的心理。创造
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
.
消除老人孤独寂寞恐
惧心理。
问题
2----
寂寞
?
2.1
护工应多与病人交谈
,
解除病人对工作人员的陌生感
。交谈时适当使用形象、幽默的语言
,
不但能很好地传递
信息
,
而且还能消除病人的沉闷和厌倦情绪
,
活跃病房气氛
;
?
护工适当地用手抚摸老年人的手、肩或给予搀扶
,
可减轻
老年人的孤独感
;
?
当老人向护工倾诉自己的疾病、心情、
家庭或单位的烦恼时
,
要站在病人的角度
上
,
体谅老人
,
对老人充满同情心
,
听他们
说话时要专心
,
回答询问要慢
,
声音要大些
,
使老人视护工如亲人
,
不再感到孤独和寂寞
?
2.2
与老人家属或单位取得联系。老年人一般都盼望
亲人来访
,
护理人员要有意识地告诉家人多来看望
,
带些老
人喜欢吃的东西等
.
并让他们了解病人的病情治疗及心理
状态
,
?
动员周围的人来共同关心、鼓体貼老人
,
对丧偶或用无
儿女的老
,
人应倍加关心
?
2.3
丰富病人的生活内容
,
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
,
?
应适当安排他们参加文娱生活、体育活动。单调调、乏
?
味的生活
,
会增加病人孤独、寂寞的感觉
,
有趣味的
?
活动则有助于克服消极情的滋长
,
驱散病人心头
?
的忧郁与烦闷。
问题
3---
自卑自弃心理
3
帮助病人克服自卑自弃偏执的心理
病情较重、疗效不明显或病情反复
,
个性较强的老人,均较
悲观,不愿与人交往
,
对治疗及疾病的转避归表现漠然
,
不
听从治疗和护理安排。
方法
?
3.1
老年病人突出的要求是被重视、受尊敬
,
因此对老
年病人一定要用尊敬的语言及称呼
,
这样可以使病人感到
亲切。多用肯定、赞扬和鼓励的语气
,
既解释病人的疑难
问题
,
消除其思想顾虑
,
又激励、指导病人
,
增强其战胜疾病
的信心。要与病人促膝谈心
,
帮助他们正视现实
.
鼓励他们
振作精神
.
用生动的事例开导启发病人
,
増强病人的心理承
受能力
.
积极配合治疗,克服自卑、自弃的心理。
?
3.2
对于固执己见、心胸狭窄、偏执的
老
人
,
护
工
和家
属应给予谅解
,
要热情关心
,
耐心引导
,
多给
老
人解释
,
尽量
尊重
老
人自己的意见
,
不勉强他们改变长期形成的习惯和
嗜好。
?
对于病人的粗暴无礼
,
要给予深切的理解
,
切勿感情用
事
,
与病人争吵
,
伤害病人的
自尊心
问题
4---
抗药心理
?
4
、纠正病人抗药心理
,
使他们积极正确地接受治疗
?
有的老年人长期患病
,
不断求医和用药对疾病和药物的知识有一定的了
解
.
但往往又是盲目的的、不系统的
,
特别相信某些偏方或不相信某一
种种药物
,
因此
,
常常会违背医嘱
,
拒服或随意服药。
?
针对此类老患者
,
医护
应全面耐心地对其讲解药物的药理作用副作用适
应证、禁忌证等、助他们建立正确对待药物的心理
;
还要帮助他们分析、
如果不按医嘱服药可以造成哪些不良后果
;
为了防止中断治疗
,
应详细
叙述用药时间、剂量、方法并按时发药
,
看病人服下后才能离开。
五、护理人员的心理调节
?
对养老院的护工也要
进行一定的心理上的抚慰,
由专业的人员对他们进行
心理咨询和心理矫正。要
让他们安心地从事这份工
作,首先得治好他们的
“
心
病
”
。
对养老机构的护工的
“
护理
”
?
1
、经济
?
2
、
心理
?
3
、足够的休息
其实养老院护工的收入未必就是全社会最低的,但为什么
缺口这么大。原因不单纯是经济方面的,还有护工每天不得不
面对的各种无形的压力,
诸如每天面对衰老、病痛以及各种无理由的非难,职业声
望在社会上偏低,
凡此种种,无一不对从业人员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冲击,使
他们无法承受而选择逃离。
因此对养老院的护工也要进行一定的心理上的抚慰,由专
业的人员对他们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矫正。
?
1.
知交倾诉法。可以找亲人、知心朋友、信得过的人,把自己的
苦衷和怨恨尽情倾诉出来,以求得他人的开导和安慰。所以,一
旦有了挫折和痛苦,切莫闷在心里,可以找人倾吐自己的心思。
此外,还可以找心理医生进行咨询治疗
?
2.
运动释放法。借助其他活动把紧张情绪所积聚的能量排遣出去
,使紧张得到松弛与缓和。比如,当我们受到挫折,感到郁闷、
愁苦时,可以到操场上猛踢一场球,或者到田地里拼命干一阵子
活,或在空地上冲刺几百米,直到满头大汗、气喘吁吁,之后心
里会平静许多。若实在痛苦,也不妨大哭一场,随着眼泪将多余
的生化物质排出体外,也有助于排解不良情绪。
?
3.
精神发泄法。精神发泄法主要是制造一种情境,使受挫者能自
由地表达受压抑的情感。人们处在挫折情境中,往往会以紧张的
情绪反应替代理智行为,精神发泄法的原理就是把紧张情绪发泄
出来,使人恢复理智状态。
总结
?
老年人尽管理解衰老是生物体不可抗拒的规律
,
但一般都希望自己尽量
健康长寿
,
他们自己不服老
,
护理人员应该理解老年人的这种想法
,
作好
各项心理护理。
?
“
三分治疗
,
七分护理
,
要做好病人的心身护理
,
不能仅凭我们的腔热情
.
还要有较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
.
?
此外
.
还应具备一定的社会学、心理学和语言学知识以及与病人正确的
?
沟通技
,
才能密切护理与老人关系,做好心理护理
,
促进病人康复